——记中国共产党合肥工业大学第八次党代会代表马锰
一棵树没有根的承载无法长大,一座桥没有桥墩的托举无法保证安全、畅通,水和电这些基础设施的保障是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。随着学校的发展,大量用水设施以及越来越多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,水电保障变得尤其重要。
能源服务中心水电运行部督导马锰已经从事水电保障工作二十余年,他率领水工班和电工班全体员工同心协力,在水电服务保障工作中恪尽职守,确保了学校水电设施的安全运行。
随时待命保障用水安全
在管网抢修查漏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,有时事情一来,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用尽忠职守、随叫随到来形容马锰,再合适不过了。
2017年2月21日夜间,正值严冬极寒天气,升华楼以北、西二教学楼以西的道路地下主供水管冻坏,阀芯处突发泄漏。为不影响教学和避免水资源流失,经总务部领导同意与指示,马锰带领水工班立即对漏水阀门进行检查并作了紧急临时处理,并于当天上午完成了地坪开挖、破拆阀门井等前期准备工作,下午张贴抢修停水通知,当晚进行抢修。
22日20:00开始,马锰带领能源服务中心的水工师傅们携带维修器具、照明灯具赶到抢修现场,在通知公布的时间范围内准点进行停水作业。他们先后完成了水管连接器的安装及阀门的整体更换,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作业,于22日22时整恢复了该区域的正常供水。
马锰对水工维修工作一丝不苟、爱岗敬业、尽忠职守的精神也带动了水电维修班其他员工。“他像一头老黄牛一般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把整个水电维修班的同志们紧紧地团结起来。”提起马锰,同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。
不眠之夜练就独门绝活
作为水电运行督导,马锰要负责屯溪路校区的水电督查、巡查。可别小看了水电设施巡查、管网查漏,这需要需要丰富的经验及细致的分析,而马锰的听漏,更是独门绝活。
马锰给记者拿出了一根长约1.5米的金属杆,在它的顶端还有一个听筒,这就是马锰他们工作中使用的“听漏杆”。凭借这根小小的听漏杆,马锰他们可以准确地找到漏水点。
为了避免宝贵的水资源因管道破损而白白流失,马锰经常带领水工在夜间进行听漏。“之所以选择夜间,是因为此时用户已停止用水,可避免误判。加之夜深人静,不受其它噪音干扰,检测结果准确可靠。”马锰笑着说。
在听漏的过程中,马锰他们不光夜不能寐,还需要逐一掀开井盖,耗费体力。撬开井盖、听漏、合上井盖,如此循环往复,这听漏对于巡查师傅来说,可是一桩“苦差事”,寒冬腊月滴水成冰、寒风刺骨,盛夏时节溽热难耐、蚊叮虫咬。但为了防止跑冒滴漏,为学校减免损失,马锰等人即便身上沾满水渍与泥污,也在所不辞。十几年如一日,在马锰的言传身教下,水工班的师傅们个个都掌握了这门绝活。
无怨无悔坚守岗位二十余载
每次巡查,马锰他们都要走遍学校的各个角落。在巡查过程中,他们经常会遇到明明不需要用水,水龙头却哗哗开着的浪费水源的情况,这时马锰总会第一时间上前关闭水龙头、检查水阀,并贴心地留下一张“请节约用水”的字条。
与记者聊起校园内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、水源的节约使用等,马锰更是如数家珍。“管网查漏需要注意很多小细节,一点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造成误检。”马锰严肃地说。
偶遇到突发情况时,不管再恶劣的环境,马锰总是带领同事及时出现在维修现场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默默无闻地奉献着。
工作之余,马锰还积极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,为教职工提供水务咨询及维修,为师生员工办实事、办好事,为住户排忧解难。
二十余年兢兢业业、优质服务,马锰受到了领导、同事及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,多次获得“优秀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,更被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评为城市节水“先进个人”。
面对这些荣誉,马锰总是摇摇手说:“我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,是同事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换来的。”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一天二十四小时,夏天最热的午后,冬天最冷的清晨,马锰总是和水电班维修的师傅们出现在需要的地方,奔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,确保校园水电设施的正常运行。就是这样一份工作,平凡、单调却至关重要。我们在享受水电给日常生活带来便捷、快乐、舒适之时,请不要忘记,在校园里还有像马锰这样一群普普通通、默默奉献的后勤人。
(学生记者/李耀祖)